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

(花蓮)鯉魚潭的地理環境

地理位置:
鯉魚潭位於花蓮縣壽豐鄉,是花東縱谷最北端的一顆明珠。東臨鯉魚山,西接大景山及木瓜山,北連銅門山、奉山。
靜臥壽豐鄉西側鯉魚山下,為河川襲奪而形成的堰塞湖,面積因四季水量榮枯而互有消長。潭面呈南寬北窄之勢,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.5公里水深約15 公尺面積約104公頃,是花蓮縣境內最大的內陸湖泊。
補充
經度:東經120.58 - 121.46度
緯度:北緯23.05 - 24.22度
總面積:4,628.57141平方公里
海拔高程:最高:3,825公尺(秀姑巒山

鯉魚潭的地形:
鯉魚潭位於花蓮市西南方約二十公里處,是南北狹長的橢圓形湖泊,地質上屬於中央山脈系統,東有鯉魚山、西有銅門山、木瓜山,群山夾峙形成一通谷型態。鯉魚潭水質清澈,潭面南北最長達1640公尺, 東西最寬930公尺,西淺而東深,最深處達8公尺左右,水位有季節性漲落,夏秋雨季可達100公頃,冬天枯水期可縮至83。5公頃,颱風或洪水期面積超過110公頃。

鯉魚潭的氣候:
氣候類型:副熱帶季風氣候
年平均溫:23.1℃
最高月均溫:28.4℃
最低月均溫:17.8℃

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

日本樹蛙 Buergeria japonica




英文名:Japanese Buerger’s Frog
中文俗稱:溫泉蛙、日本溪樹蛙
科名:樹蛙科 (Rhacophoridae)
體長:小而纖細,♂2.5-3cm,♀3-4cm
指尖:具吸盤
棲地類型:水域(喜於溫泉附近活動)
族群狀況:廣泛分布,常見種
卵塊性質:分散附著於水底植物
保育等級:一般類

成體特徵:

體型:小而纖細,♂2.5-3cm,♀3-4cm
頭部:吻端鈍圓,頭長約等於頭寬,上下唇有黑色橫帶。鼓膜及顳褶明顯。
背部:顏色變異很大,常隨環境而變成鉛灰色、淡褐色或黃褐色,但不會變綠。兩眼間有一條深色橫帶,背部有X型或H型深色花紋,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
體側:灰黑色或深咖啡色。
皮膚:粗糙,許多顆粒性突起。
腹部:白色或淡黃色,光滑,有些圓形小顆粒。
前肢:細長,有深褐色橫帶。指間無蹼,指端吸盤明顯。內掌突橢圓形發達。
後肢:細長,有深褐色橫帶。趾間蹼發達,趾端吸盤明顯。有內蹠突,無外蹠突。

第二性徵:雄蛙體型較小,有單一咽下外鳴囊。婚姻墊黃色。
相近種類比較:面天樹蛙吻較尖,四肢外側各有一列白色顆粒突出,如鋸齒狀。
分布:廣泛分布於全省中、低海拔山區的小溝渠、小溪流。
繁殖期:2月到10月,長短依地區而異。
生態及行為:常成群出現在水溝底部、溝壁及石頭上鳴叫,非常活潑,善於跳躍。叫聲高而響亮如同虫鳴,吵雜而且刺耳,是全省中、低海拔山區,夏夜裡常聽到的蛙鳴聲。其叫聲細碎而繁複,食物以蚊、蠅、螞蟻等昆蟲為主。而可耐受高溫的特性,也讓牠成為少數可在溫泉區活動的蛙類。喜歡在溫泉裡活動,像北部的泰安溫泉、仁澤溫泉、東部的知本溫泉,都可找到牠們的蹤跡。
卵:卵徑1.2-1.4mm,動物極黑褐色,植物極白色,分散黏在水底的植物體上。
蝌蚪:底棲性,身體卵圓形,尾細長,長度為身體的兩倍以上,有數條黑色橫紋。

<辨認特徵> 小型樹蛙,體背灰褐色,佈滿顆粒狀小突起,背部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 起,是辨識特徵。多出現於低海拔以下的溪流、河川,特別是溫泉區附近溪流石頭上常有大量的出現。